作為剛入行的微信產品,很多人對微信小程序還不太了解。他們不知道小程序是用來做什么的,如何推廣,如何賺錢。下面小編為您簡單講一下小程序的市場發展。
小程序作為一種新的應用形式,正逐漸被廣大用戶所接受。目前,每天使用小程序的用戶數量達到1.7億,其中一半用戶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令我們欣喜的是,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城市也得到廣泛應用。
已上線小程序數量達到58萬個,從內測到公測再到正式上線,然后越來越多。
在一次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表示,小程序最適合的場景應該是“剛需”和“低頻”。目前市場上,工具類App一般都比較重,使用頻率不高,但又舍不得刪除,生怕有一天又會被使用。而小程序正好解決了這個痛點。小于1M的小程序實現了接近原生APP的體驗。誰愿意去下一個占用手機內存的APP呢?
比如春節快到了,有必要買火車票還是飛機票嗎?然而對于很多人來說,一年的長途旅行并不多(商務旅客除外),手機上保留一個購票APP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有一個小程序,我想使用它,它可以隨時使用,無需安裝或卸載。這是多么酷的體驗啊。
同時,生活服務方面也有更豐富的選擇。作為一個標準的吃貨,以公司為中心的半徑3公里范圍內的所有小吃店都曾經是吃貨們的目標;然而有時候,越好吃的餐廳往往人越多,所以每次等餐都是一種煎熬……
如果有一個小程序,我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哪些餐廳有多少人在排隊,哪些餐廳打折。這真的很酷。
有人說,電子商務對騰訊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就像阿里巴巴的社交網絡一樣。小程序的出現就像騰訊對電子商務的又一波沖擊,但微信卻有不同的做法:微信不會直接做電子商務,但它可以成為所有電子商務的入口。
有了微信龐大的流量體系,商家想要的就是如何獲取用戶。至于如何提高復購率、轉化率,保持高留存,不妨考慮一下公眾號+小程序。
做過O2O的朋友都知道,線下推廣一直是各個企業的痛點。有折扣,有免費WIFI熱點,但APP的下載量依然慘不忍睹……現在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對于推廣來說,與其花很多錢開發一個APP來推廣,不如做一個小程序,不用擔心用戶留存,更劃算。
最重要的是小程序可以和公眾號關聯起來。也就是說,公眾號的用戶就是小程序的用戶(當然前提是公眾號和小程序的主體一致)。
也就是說,文化號可以利用小程序,基于公眾號的用戶,搭建一些付費閱讀群、二手書交易社區等;電影賬號可以在與電影院合作買賣電影票的同時輸出內容,或者為用戶提供最新電影信息的查詢和兌換服務。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原有用戶的基礎上打造更多的公眾號變現方式,同時可以利用小程序觸達更多的線下用戶,擴大小程序獲得的流量范圍。換句話說,就是將新流量、新用戶(關聯公眾號可以通過小程序查看)導入到微信中,而不是僅僅出售微信現有的流量。
(1)百度:2014年就提出了輕應用的概念,但他們的輕應用入口需要通過網頁進入,可以通過網頁搜索體現出來。所以只能說是Web端體驗,做得不好。不成功。
(2)Google:前端技術還提出了小程序的創建和輕應用的概念。
(3)支付寶:現在支付寶也提出要做小程序,也提出了輕應用的概念。
因為它確實方便了大家使用,方便了用戶,也方便了商家。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看好小程序市場。
摩拜單車是小程序上線后的第一批用戶。數據顯示,今年2月微信小程序功能上線后,通過小程序注冊的用戶數量增長了30倍。通過摩拜小程序注冊的用戶中有一半同時擁有小程序和APP。目前,有5,000名用戶。數以千計的獨立用途。
“自從接入小程序以來,摩拜單車的周使用量增長了100%。”摩拜單車產品經理楊宇杰告訴36氪記者。
那么我們的用戶從哪里來呢?
正如前面微信數據、公眾號和媒體提到的(他們的媒體報道數據、分析、公眾號粉絲變現),1700萬+公眾號要升級嗎?至于微信用戶的增長情況,從2013年到2017年,每年都有數億用戶。這是其他超級APP中沒有見過的非??膳碌谋?。
而原生APP也需要制作小程序。 Apple Store 剛推出時只有500 多個應用程序,其中免費的只有100 個?,F在應用程序數量可能超過2000 萬個。如果轉型的話,市場會有多大?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還應該懷疑小程序市場呢?
文章轉載請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mzdzjyly.com/news/325.html